#黎亞:從 醫病衝突 到 跨文化誤解 的傷害
這是我今年讀過覺得最精彩的一本書。
.
這是一個在80年代,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的苗族家庭裡的一個名為黎亞、患有 #癲癇 的孩子在西方(先進)醫療制度下,所發生的一連串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解、衝突、痛苦和傷害的故事。
.
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作者用黎亞的故事,一口氣介紹了【#苗族 人和其文化】、【被越戰蓋過”烽采”的中情局在寮國的「#秘密戰爭」和苗人在此戰中的貢獻與付出的慘痛代價】、【苗人如何來到泰國成為難民,再輾轉來到美國的過程】、【來到美國後因文化差異而從驕傲的民族淪落為「#角色喪失」、英雄無用武之地被迫領救濟金,進而被美國人視為好吃懶做的社福黑洞的無力與悲憤】;而透過黎亞多年進出醫院治療的主線,作者帶我們看到 【#泛靈文化信仰者,來到 #笛卡爾 式的理性主義式的西方醫學體系下就醫的強烈衝突】。
.
菁英和傳統之間的對決、傲慢與偏見,搭配完全不同的信仰文化成長背景,透過黎亞的病體激烈碰撞,最終帶來了無可復原的傷害。醫病要醫心的概念得到了完美卻苦澀地詮釋。
.
「人人都愛黎亞,卻都救不了黎亞。當行醫所仰賴的理性精神,成為阻礙溝通的高牆,醫病之間,是否有互相理解的可能?」
.
除了醫療衝突,你還可以透過黎亞的故事,窺視到社福、法院、收養在兒童受虐案中的運作(雖然黎亞並不是真的受虐,反而是父母的心頭肉) ;以及最終這類跨文化引起的醫療衝突,如何促進了現代醫學去學習、制定、訓練醫生和整個制度在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時應有的注意、尊重和應對。
.
黎亞的故事只是不同文化衝突產生的悲劇的其中一個故事。然而透過她,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與無知,並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去思考- 自己所以為的進步或好,只是因為我一出生就身處那樣的環境之下,走在這些由前人建立的價值觀下而舖立的道路之上,並適應的不錯、甚至可以從中獲利,所以我覺得這些很好,甚至不能理解別人為什麼不接受、不認同這些「好」。在這樣的前題之下,即便我的「好意」純度是100%,用在「非我族類」身上,滿腔熱血地「協助」他們,根本還是一種傲慢。
.
在不同文化裡、在這個地球上、在這個宇宙裡,面對每天發生在自己週遭的一切,除了用謙遜尊重再尊重,別無他法。因為我真的太渺小,而這個世界真的太大。
.
這本書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:意圖使人開始研究 #東南亞史。因為在東南亞史面前,我根本只是顯微鏡底下的草履蟲;但東南亞精采豐富的知識汪洋又令小小的單細胞生物興奮不已。
.
最後,要提醒一下,本書的故事背景發生在80年代,書寫出版是在90年代,所以書中所描述的不少內容在現在已經有很大的不同,閱讀前請先理解這點。然而,你依然可以將其對苗族人及其生活的描述,看成對傳統苗族的記錄,依然是精彩絕倫,值得一看!
#醫病衝突 #跨文化誤解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